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logo有什么含義?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位于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玉泉路,成立于2001年,屬于綜合類大學,目前學員人數有5千~1萬人,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以及logo的設計理念和寓意。
1.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logo含義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logo結合了學校的特點,中英文名稱,還體現了“自尊、致知、正義、力行、高遠、務實、勤勉、卓越”校訓中的精神,LOGO代表著學校的發展歷程,育人標準。
2.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介紹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是云南大學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于2002年在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記憶遺產三項桂冠的麗江市創辦的一所全日制新型本科學院,2004年被國家教育部首批確立為獨立學院。經過短短的六年時間,旅游文化學院已經發展成為占地800畝,建筑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0名學生生活和住宿,綜合實力儕身中國西部前列的獨立學院。
一流環境和諧氛圍
學院所在地麗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游。麗江歷史上曾是滇西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漢唐時代通往西藏和印度、尼泊爾等地的“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重鎮。全市屬低緯度暖溫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四季變化不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曾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署列為全球最適合人居住的地區之一。麗江山川壯麗、民族眾多、歷史悠久,孕育了豐富多彩、神奇燦爛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麗江在發展文化產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已經吸引了張藝謀、樊躍、王潮歌、關牧村等文化界知名人士投資麗江,發展文化、演藝產業。同時,麗江已經吸引到新加坡悅榕集團等國際知名品牌,創辦了20多家五星、超五星等高星級酒店。
旅游文化學院依托麗江良好的資源和獨特的品牌優勢,以及云南大學本部優質辦學條件和師資,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辦學條件齊備,基本設施先進,校園古樸幽雅,形成了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成為莘莘學子理想的求學之地。學院目前擁有藏書40余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000萬元。園林式的校園別具一格,具有納西族和白族風格的建筑掩映在樹木花草之中,綠化和水面景觀面積占校園的70%以上,潺潺流水穿行其間。現代與傳統的和諧、園林式校園與麗江古城風貌的呼應、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先進的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了清新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條件。學院擁有一流的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電教中心、網絡中心、多功能報告廳、語音室、實驗室、學生公寓、教師公寓、留學生公寓、外教公寓、研究生公寓、籃球場、排球場、足球場、網球場和高爾夫球練習場。校內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初步實現“校園一卡通”,建成了千兆寬帶校園網,構建了具有較高水平和極強操作性的綜合化信息管理平臺和處于領先地位的多功能信息化教學平臺。
科學管理師資雄厚
云南大學全面負責學院的教學和管理。學院在緊密依托云南大學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根據地方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設置專業。現設有七個系(部)、14個專業包括21個專業方向。2002年9月開始招收大學本科學生,現有在校本科生9000余人,少數民族本科預科生220人。本科生源涵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2009年計劃面向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招生近3000名,并繼續在云南省招收少數民族本科預科生。
學院按照“以專職為主,專兼職結合;以培養為主,培養與招聘相結合”的原則建設教師隊伍。專任教師、管理干部從云南大學內選聘,同時面向社會招聘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人才,逐步建立起自己穩固而高質量的教師和管理隊伍。在使用和培養專職教師和干部的同時,從兄弟院校聘任了一批富有教學和管理經驗的離退休教授擔任專任教師和管理干部,面向社會企事業單位聘請了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知名人士擔任兼職教授,還有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外教十余人,學院聘請的專任教師中副高職以上職稱人數,占專任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學院按專業設置班級,按教育部規定的標準設置輔導員和班主任,并從教師和管理干部中選擇政治思想素質好、責任心強的人員擔任。學院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對促進保證學院的安全穩定學風建設和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作用,受到各級管理部門的好評。
開放辦學培育英才
學院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堅持開放辦學,組建了老中青結合的職稱和學歷結構漸趨合理的教師隊伍,制定了系統、規范的教學計劃,并不斷改革教學方法,重視實踐環節和實習基地建設,教學質量逐年提高。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建立了學生實習基地,并與麗江多家文化旅游企業建立了合作培養人才基地。學生在條件具備時,可參加演藝單位、賓館酒店、旅行社等兼職實踐。為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學院設立有系主任論壇和一系列輔助教學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開辦講座,設有人文、禮儀、心理、自然、藝術、美學以及創業、就業指南等眾多欄目。經過多元化的教育,使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培養科學思維方式的同時,提高綜合素質,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強勢心理,提高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超越常規本科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把學生送上成功發展之路。
近年來,學生的英語四六級過級率,國家導游資格證通過率,飯店職業經理人資格考試通過率,計算機等級考試過級率、國家普通話等級測試等考試的通過率正逐年提高,均達到或超過了全國同類型本科學院的平均水平。實踐性、創新性課程改革的成果已逐步顯現,我院旅游管理系學生的論文獲得2007年云南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挑戰杯)三等獎,藝術系將實踐訓練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和必備環節,定期定點組織實踐教學活動,并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多種設計技能競賽,獲得良好成績。中國旅游局和中國旅游工藝品協會組織的“首屆全國高校全國旅游紀念品大賽”,我院學生多人獲獎;在“云南省第二屆網頁設計大賽”我院學生參賽的三個作品中,“古道藏家”和“觀音峽”分別獲得省級三等獎,“BusinessDesign”獲得省級優秀獎,作品被商家選中;計電系學生編寫的《計算機概率模擬》榮獲第四屆云南高校青年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
明星社團薈萃,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社團是中堅。旅游協會、舞蹈社、籃球部落、朔日文學社、自行車協會、登山社、愛心社、漫畫社、DV長鏡頭社、TPC音樂社等數十個學生社團常年活躍在學院文體活動舞臺上,凝聚著校園文化精華,高昂起人文精神氣質。
學院扎實創新的辦學成績,得到了國家教育部的領導、專家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廣大考生和家長的一致認可。
面向需求發展強勁
學院在緊密依托云南大學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根據地方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設置專業。現設有六個系(部)、14個專業和21個專業方向。即:旅游管理系、經濟管理系、外文系、計算機科學與電子信息工程系、文學與新聞系、藝術系、基礎教學部;旅游管理、會計、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對外漢語、英語、日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網絡工程、漢語言文學、新聞、現代藝術設計等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學院適時根據各專業的發展變化,進行教學科目的調整,面向社會需求進行教學。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專多學、一專多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院從大學一年級就開辦就業講座,使學生在校期間就逐步養成健康的就業觀、成才觀。學院成立畢業生就業指導領導小組,下設若干就業服務組,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和咨詢,組織就業技巧、面試模擬培訓。學院依托良好的校企溝通平臺,廣開就業渠道,建立了龐大、高效的畢業生就業網絡,邀請各類用人單位到學院聯誼、招聘,為學生組織參加各種大型招聘會。學院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實行“雙向選擇”的就業推薦制度,專門組織了就業工作班子,進行畢業生就業指導,力求為每位畢業生找到理想工作。學院目前有三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平均達到93%以上,居同類型學校前列,2007屆的畢業生中有12名同學分別被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天津外國語學院、南京林業大學、云南大學等重點大學錄取為研究生。
學院為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積極上進、全面發展,建立了完備的獎助學金制度,現已實行了六類獎助學金。分別為:國家獎學金、云南省政府獎學金、全國優秀女大學生獎學金、云南大學獎學金(12項)、中國移動獎學金、麗江市政府獎助學金。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作者:國旗大全網,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國旗大全網。
原文地址:http://m.xxmh511.com/post/2042.html發布于:2024-08-31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