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降半旗表達哀思的例子很多,例如,2022年5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下令,為了紀念“100萬美國人死于新冠病毒”的重大不幸事件,美國國家所屬全部區域的政府機構,都要降半旗并持續三天,以示哀悼。
除了在國家內部對本國重大不幸事件降半旗,在國際上也有許多例子。
聯合國2006年1月,為科威特國家元首賈比爾·艾哈邁德·薩巴赫降半旗,對他的不幸病逝表示致哀。
對賈比爾·艾哈邁德·薩巴赫主張中立、不與任何國際陣營結盟,堅持獨立自主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等思想,從聯合國的高度表達贊賞和紀念。
但是,有人會發現,在許多國家共同以降國旗的形式表達哀痛時,卻有個別國家不會降旗,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降半旗
國際慣例以降半旗表達哀思的由來
首先,要了解國家、國際組織等降半旗的禮儀行為,我們就要先知道為何要降半旗,降半旗禮儀的內在含義是什么。
降半旗表達哀思的這種哀悼禮儀,是人類發展歷史與精神文明共同演化和賦予的,是根據歷史事件逐漸發展而來,并被大眾所共同接受、遵守和執行的。
在有據可查的歷史記載中,降半旗紀念逝世人士的禮儀,最早出現在1612年的英國航海事件里。
當時,一艘名叫 “哈茲伊斯”號的英國船只,在北美海域進行冒險探索時,率領船員們在茫茫大海中奮勇前行的船長,因為遭遇不幸而逝世。

英國船只
船只上的船員們都十分愛戴船長,為了表示對他們對逝世船長的敬意和紀念,船員們就將船只上代表國籍的旗幟,在旗桿上面下降了一段距離,表示自己船只失去敬愛的船長和領導者。
當“哈茲伊斯”號向英國返航時,許多遇到它的船只和旅客,看到“哈茲伊斯”號上的旗幟,并沒有升到頂端,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
有人感到好奇,就去詢問 “哈茲伊斯”號的船員,悲痛的船員將降半旗是悼念去世船長的事情,講給了大家聽。所有人都被這種團隊之中的真摯感情而感動。
在此事廣為流傳之后,許多人和組織都感覺以這種方式來悼念重要人士去世,傳遞的哀傷情感十分充分,對外界表達出的態度十分顯著,于是大家就紛紛都采用了這種方式。

英國船只
就這樣,慢慢地降半旗哀悼與紀念的行為和標準,被世人所廣泛認可,并逐漸形成為公認的民間行為方式和準則。
而聯合國第一次用降半旗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名人去世表達哀思,是在1948年,當時降半旗悼念的名人是印度國父圣雄甘地,展示了全世界人民對甘地所堅持正義行為的懷念和敬意。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國的17次降半旗中就有6次是給中國人的。
后來,這種通過降半旗的形式,悼念逝世的國際名人,紀念重大事件的慣例就延續了下來,并被國際普遍認可,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執行。
但是,直到現在,還有兩個阿拉伯國家沒有采用降半旗的國際禮儀標準。

降半旗
第一個不能降半旗的國家
第一個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以降半旗的國家,是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全稱為沙特阿拉伯王國,是世界上有名的“土豪”國家。
由于沙特阿拉伯王國在某種程度上是政教合一的國家,雖然表面上國家是王權專制,沒有像伊朗那樣由教派領袖掌權,但宗教的力量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內部的方方面面,都是堅固的、難以撼動的。
沙特阿拉伯王國這種宗教在國家內部的統治力量,也表現在國家國旗上。
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國旗進行過數次變化,最新的版本確定于1980年,國旗旗幟整體呈長方形,按照其國家規定,長寬比例為3∶2,旗幟主體為綠色。

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國旗
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國旗上面,有著白色阿拉伯文的伊斯蘭教名言:“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在旗幟上的伊斯蘭名言下面,還有著一把白色的阿拉伯寶刀,象征著沙特阿拉伯王國也是聽從真主指示,砍向敵人的伊斯蘭教之刃。
把伊斯蘭教名言放在國旗上,既是表明了沙特國家是以伊斯蘭教為國家宗教,也是代表著所有沙特國民對真主的虔誠之心。
為了旗幟上的文字不被反面閱讀,沙特阿拉伯王國國旗實際上是兩面旗幟背對著縫在一起,保證兩側不透光、不漏字,因此從沙特國旗兩側看都是正面,而沒有旗幟的背面。

沙特國家
正是由于國旗上帶有伊斯蘭教名言的文字,國旗就被沙特阿拉伯王國上下視為對真主信仰的代表。
而在伊斯蘭宗教中對真主的信仰是不能有折扣、被降低的,所以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國旗也就不能夠被降低,否則就會被視為對伊斯蘭宗教的不貞或不敬。
2005年8月2日,沙特阿拉伯王國為已故的國王法赫德舉行葬禮,由于法赫德國王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內部牢牢地執掌大權,在國際上長袖善舞、聲名赫赫,許多國際政要都出席了他的葬禮。
但是,根據伊斯蘭教瓦哈比教派的教義,法赫德國王的葬禮沒有追悼儀式,下葬的墳墓與所有人一樣的簡單、樸素。

國王法赫德葬禮
而且沙特阿拉伯王國所有的旗幟及國旗也沒有降半旗致哀,這再次突現伊斯蘭教在沙特阿拉伯王國的特殊地位,也再次在國際上強調了沙特阿拉伯王國國旗的使用方法和標準。
所以,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內部是不存在著國旗降半旗儀式的。
而同樣到了國際上,沙特阿拉伯王國就更不會為了遷就別人,去惹怒信仰的真主,做出國旗降半旗的行為。

沙特阿拉伯王國
第二個不能降半旗的地區組織
第二個國旗不能降半旗的國家或者說地區組織是索馬里蘭。
索馬里蘭位于非洲之角西北部,全稱索馬里蘭共和國,是中國臺灣地區所謂的邦交國之一,其實在國際上大多數國家不承認索馬里蘭是擁有著主權的獨立的國家,大家都認為索馬里蘭只是索馬里的一部分。
索馬里蘭北臨亞丁灣,其它方向被埃塞俄比亞、吉布提等包圍著,臨海的自然條件使得索馬里蘭擁有著非常不錯的大草原生態系統,國內人民200萬,絕大多數為信奉伊斯蘭的信徒。
歷史上,索馬里蘭在1993年,經過“伯拉瑪會議”達成了跨部落協議,初步形成了一個有總統、兩院、獨立司法形成的行政系統,并在2002年完成了向多黨制民主的政治轉變,在這個過程中也完成了國旗與國旗使用方法的確定。

索馬里蘭
索馬里蘭現在使用的國旗,是在1996年10月14日確定的,旗幟以綠、白、紅三色的組成長方形,綠色區域內有伊斯蘭教名言,白色區域內有顆黑色的五角星。
索馬里蘭國旗上的伊斯蘭教名言,寫的是萬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從宗教的角度來看,是至高至圣的語言。
索馬里蘭不降半旗的理由,基本上與沙特阿拉伯王國相同,也是因為在他們的國旗上寫有伊斯蘭教名言,從而把國家政權的代表旗幟與宗教精神聯系在一起,也就不能有褻瀆真主的降半旗制度了。

索馬里蘭
索馬里蘭獨立30多年來,在國際上幾乎沒有什么大的舉動,也沒有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所以執行國際禮儀的時候并不多,但其國內曾經有過索馬里蘭總統去世的事例。
由于那位總統的施政能力較強,在索馬里蘭國內比較受人民的愛戴,所以,在總統葬禮舉行的時候,有許多索馬里蘭人自發的聚集在一起哀悼他。
但是,主持葬禮的索馬里蘭官方政府,因為其國旗使用標準中的宗教因素,并沒有執行降半旗的舉動,而是通過新聞等方式,進行了悼念。

索馬里蘭
總結
所以,通過以上的情況可以看出來,沙特阿拉伯王國與索馬里蘭共和國在本國或者國際上發生了比較重大的悲痛事件時,并不是桀驁不馴的固執己見,對這些事件視而不見。
而是由于他們本國的特殊國情和國旗上的宗教名言,無法采用降半旗的哀思悼念方式。
那這兩個國家如何表達哀思呢?
沙特阿拉伯王國與索馬里蘭共和國兩國,通常會以官方身份發布致哀、慰問等電文、電話,并在公共媒體上同步發布相關情況等方式,表達本國全體國民的哀痛之情。

降半旗
全世界很大,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具體情況也各不相同,無論歡樂還是悲傷,人們的情緒是共同的,但表達的方式則是有可能各不相同的,所以有許多外人認為很正確的普通常識,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可能會無法執行甚至正好相反。
尊重民族特有文化、尊重國家實際情況,在國際間的國家外交交往中,要按照具體的情況,依照各國國情,以實際需要進行執行,而不能以自己國家的行為準則為標準,強橫的要求別人必須執行。
聲明:原文作者 趣史研究所 ,本文轉載,版權為其所有。謝謝。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作者:國旗大全網,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國旗大全網。
原文地址:http://m.xxmh511.com/post/205.html發布于:2024-04-30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