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史

    中國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將近4000年之久。歷史上,中國勞動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遠古文化,經歷了漫長的原始氏族公有制社會。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建立,經商、西周到春秋末期為奴隸社會。從公元前475年戰國時期開始,經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到清朝前期為封建社會。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帝國主義的入侵,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1年的太平天國革命,1900年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和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三次最偉大的人民革命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經歷了北伐戰爭(1924-1927)、土地革命戰爭(1927-1937)、抗日戰爭(1937-1945)和全國解放戰爭(1945-1949)四個階段。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10月1日為國慶日。


國旗:

    中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拱在一顆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中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和標志。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

中國國旗-中國國旗國徽圖片及含義  第1張

中國國旗圖片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決定成立國旗、國徽圖案初選委員會,并于當年7月14日-8月15日在《人民日報》等報紙上發表征求啟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初選委員會將收到的3012幅圖案選了38幅印發全體代表討論。經全體代表分組討論后,9月25日晚,毛澤東主席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關于國旗的問題,毛澤東主席指出,五星紅旗這個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毛澤東主席的講話博得了熱烈的掌聲。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通過了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的議案。


1990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發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五角星用黃色是為了在紅地上顯出光明,黃色較白色明亮美麗,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在形式上也顯得緊湊美觀。


為維護國旗的尊嚴,國家發布《國旗》和《國旗顏色標準樣品》兩項國家標準,規定了國旗的形狀、顏色、圖案、制版定位、通用尺寸、染色牢度等技術要求,并宣布于1991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升旗時,必須將國旗升至桿頂;降下時,不得使國旗落地。為此,國旗衛士們在降國旗時,練就了過硬的收旗動作:當國旗在2分07秒的時間內降到國旗桿底座時,一名戰士迅速用雙手將國旗托住,而后另一名戰士將旗面均勻地打成折疊狀,此動作精確在13至15秒之間。


更換國旗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不得升掛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為確保國旗的圣潔和完整,天安門廣場上空的國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換一面。每逢重大節日,必須更換新國旗。即使國旗不受損,懸掛的最長時間也不能超過10天。


更換國旗旗桿

豎立在天安門廣場的旗桿曾更換過一次。

第一根國旗旗桿是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升旗時用的那根旗桿,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國旗旗桿,高度達32.6米。更換旗桿基于兩種考慮,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國旗旗桿確實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大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和毛主席紀念堂修建起來了,旗桿的高度已明顯顯低,與之不相襯。


改建后的國旗桿基座頗有講究,共分為三層:內層四周是高80厘米的漢白玉欄桿,東西兩邊各有2米寬的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環繞基座的2米多寬的赭色花崗巖帶,象征“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5米寬的綠化帶,四季常青,象征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國旗基座四周是用56個黃色銅墩連成的護欄,象征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麥稻穗、五星、天安門、齒輪為金色,圓環內的底子及垂綬為紅色,金、紅兩種顏色在中國是象征吉祥喜慶的傳統色彩。天安門象征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齒輪和麥稻穗象征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大團結。

中國國旗-中國國旗國徽圖片及含義  第2張

中國國徽圖片

    1950年6月1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對該圖案的說明。同年9月20日,毛澤東主席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1954年9月,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及其通過的以后歷次憲法均予以確認。1991年3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頒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作者:國旗大全網,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國旗大全網

原文地址:http://m.xxmh511.com/post/47.html發布于:2024-04-30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表情:
驗證碼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42459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