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logo含義是什么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logo有什么含義?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位于廣東省中山市學院路1號,成立于1986年,屬于理工類大學,目前學員人數有1萬~2萬人,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以及logo的設計理念和寓意。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logo含義是什么

1.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logo含義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logo結合了學校的特點,中英文名稱,還體現了“厚德、博學、求是、創新”校訓中的精神,LOGO代表著學校的發展歷程,育人標準。

2.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介紹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的前身為中山大學孫文學院,1986年10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1995年獨立建制,更名為中山學院,實行省市共管,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2002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由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成為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獨立學院,是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的常務理事單位之一,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獨立學院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副理事長單位。

學院坐落于廣東省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占地600畝,建筑面積23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近6億元。學院環境清幽,綠樹成蔭,是中山市“園林式單位”。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科學實驗大樓,高標準學生公寓、學生食堂、運動場和學生活動中心。擁有專業實驗室50多個,所有教室都配備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座位達13000余座,圖書館藏書70多萬冊。

學院堅持“厚德、博學、求是、創新”的辦學理念,結合中山市支柱產業和學院優勢設置專業,努力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擁有電子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化學與生物系、自動化工程系、經濟與管理系、人文社科系、外國語系、藝術設計系8個教學系33個本科專業,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技術為重點,理、工、文、經、管、法多學科共同發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成立有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研究與開發、區域經濟、嶺南與香山文化等8個研究所。建立了4個市級科研平臺和1個省級研究基地。在嵌入式系統、高分子材料、香山文化和孫中山研究等方面頗具特色。

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人數逾1萬人,生源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教職員工700多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占教師總數的38%,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占教師總數的70%以上,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輕、學歷層次高、科研能力強的教師團隊。繼續教育在校生也達到萬人規模,形成了成人教育、網絡教育、在職研究生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多類型、多層次的辦學體系。成為中山市乃至珠三角地區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設有優秀新生獎學金和各類單項、綜合獎學金,鼓勵優秀考生報考我院,激勵在校學生勤奮學習。開設了專業選修課、素質教育選修課和第二學位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活動,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公益事業,近年來,在全國大學生各類學術、科技、文體等競賽中捷報頻傳,其中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連續幾年摘金奪銀,多次獲得全國一、二等獎,在全省高校中成績突出。考取研究生人數逐年增加,成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大亮點。全日制畢業生歷年總體就業率都在97%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電子科技大學是我國最早的七所重點國防院校之一,原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60年被確立為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綜合實力強、整體辦學水平高、辦學規模穩定,相繼進入了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行列。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0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獲得者1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含跨世紀計劃)入選者53人,博士導師249人,教授294人,副教授471人。在校各類全日制普通學生25000余人,其中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0000余人。同時,學校擁有實力雄厚的科研開發隊伍,近年來通過鑒定科技成果近千項,其中80%以上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共建后的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與校總部電子科技大學實現資源共享,為高質量辦學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廣東省中山市是著名的僑鄉和沿海改革開放城市,2006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超千億元。這里風景優美、氣候宜人、花木似錦、四季常青,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級環保城市、衛生城市、生態園林城市,并獲得聯合國頒發的“人居獎”和“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經濟發達,交通便利。與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城市相鄰,形成了珠三角最活躍的經濟圈。這里匯聚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各類企業,包括世界知名500強的企業,是國內最具經濟競爭力的地區之一,為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

聲明: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且本文信息僅用于網絡分享展示,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刪除。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作者:國旗大全網,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國旗大全網

原文地址:http://m.xxmh511.com/post/534.html發布于:2024-08-31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表情:
驗證碼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5455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